close
這是一堂2019年5月7日晚上7點辦在台北信義講堂的講座,
邀請到的是《過敏一定治的好:克服過敏關鍵,掌握「毒出能入」,調養好體質》的作者黃鼎殷,
主講題目是「過敏不是終生志業,釋放身體毒素遠離過敏,過敏一定治的好」,作者說這是他第723場演講,他從事自然醫學已經20年了(再生醫學 5年)。
由於職業病,我參加講座一定會做筆記,紙本的很容易寫滿就束諸高閣,所以我會化為文字放在部落格上方便閱覽。在此我必須提醒讀者,這只是筆記,不是新聞也不是專業文章(除非專業人士看過之後轉發認同那才會變成專業文章),請不要恣意全盤相信,你可以去買這位講者的書看個仔細,也可以去諮詢你的醫生,我單純只是把講座部分重點和心得寫下來而已。
以下就是我的講座筆記:
- 台灣醫療技術排名全世界第三,但過敏的人數也是排名全球第三。這麼多人過敏是因為台灣的醫療技術太好,用了很多抑制症狀的藥物。
- 魚之類的動物不會發燒,感冒了甚至會需要浮上水面曬太陽讓體溫變高。體溫39.6度可以殺死癌細胞,發燒其實可以使變毒變慢。(OS:Really?)
- 大禹治水是用疏導,成功;他爸治水是用防堵,失敗。
- 四毒(皮膚、腸道、肝膽、淋巴)+四缺+情緒壓力
- 皮膚→要想辦法流汗,85%的重金屬是靠流汗排出。腸道→吃幾餐應該要排便幾次才對。
- 多=毒,少=營養
- 碳水化合物殺死的人比菸酒殺死的人還要多。
- 吃白米白麵又沒有體力勞動的人肚子消不掉,是毒。
- 造成過敏的元兇→黏液(鼻涕、痰,所以應該要化痰不是止咳),造成黏液的元兇則是肉、蛋、奶、甜,以及寒氣。
- 手心腳心常常是暖暖的,睡眠品質好,流汗多,表示身體微循環很好。
- 運動時,身體某個部位是最後才會流汗的,表示那個部位比較寒。
- 皮膚會覺得癢,就表示毒素已經進入結締組織了。
- 好菌吃素,壞菌吃葷。
- 植物油要有,烹飪時溫度勿過攝氏70度。
- 要補充益生菌,現代人抗生素吃太多,身體好菌不足。身體有70%的益生菌都在腸胃周圍。
- 全世界最喜歡開藥的國家就是法國、台灣。
- 碳水化合物下肚會先以肝醣方式儲存,5個小時後沒有消耗就會轉為中性脂肪酸儲存在內臟裡。
- 白米白麵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。
- 不要吃止瀉、止咳、止鼻涕以及退燒的藥物。
- 食物要輪替,不要吃超過四天。
- 自體免疫問題從病理切片來看是在攻擊某個器官,但其實它不是在攻擊,而是有重金屬之類的毒素卡在上頭。通常,有免疫性疾病的人不太會變成癌症,因為它一直在「發」。
- 蜂蜜、黑糖是好物。
- 多做足蒸(泡腳),會大量流汗,可以讓微循環變好,睡眠變好。
- 保健品只要是錠劑,效能都只有1/4。
- 空心菜梗像是掃把,可以清除腸道。
- 優格培養出來的益生菌屬於中性菌。優格比牛奶好,但仍然是奶製品,奶是給小牛喝的,不是給人喝的。喝牛奶無助於骨骼疏鬆問題,多運動和曬太陽才會有幫助。
個人的心得:
- 該大幅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了
- 該去安排大腸鏡檢查了
- 該要多運動了呀~~~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