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了180分鐘,欣賞完《Q&A首部曲》,
大概只有休息2小時,緊接著就是《Q&A二部曲》登場,
一如 舞台劇心得~台南人劇團《Q&A首部曲》 中提到的,
這是我最建議的觀賞方式,一氣呵成,可惜未有三部曲,
哀~~~希望不要太久之後推出,不然前兩部都忘光光了。
這一場的空位明顯少了很多,
只有6~7成滿(上一場首部曲有9成)。
劇情:劉憶遠赴柏林,憑著腦中一段旋律和一本筆記本,
企圖尋找過去的自己,而唯一知道他黑暗過去的人,
竟是數年前曾援交過的炮友。
傅嚴歆帶著奶奶的遺願前往倫敦,尋找從未謀面的爺爺,
沒想到當她找到爺爺時,竟發現他已經罹患阿茲海默症......
相較於首部曲的詼諧幽默,二部曲顯得氣氛凝重,
沒有了姚坤君和黃士偉
(二部曲演出時黃士偉竟坐到我前一排看戲),
多了傅嚴歆的奶奶蕭伶和爺爺嚴和這條線,
因為爺爺罹患了阿茲海默症,
那一首蕭伶常唱的「豫劇」成為爺爺追尋記憶的唯一線索。
《Q&A首部曲》終究注意到的舞台設計,
在《Q&A二部曲》中發揮更多效果,
不僅像是一格一格的視窗,
讓觀眾穿越時空知道每個角色的動態,
降下一層後,能變成時間提示板,
也能化作馬賽克效果的牆,
讓SM劇情和A片畫面若隱若現,
還能變成機艙、唱戲舞台(下面方形舞台變成後台)等。
蔡柏璋唱歌依舊有很強的魔力,
就算他隨便哼唱,都能讓人聽得陶然。
二部曲中,劉憶暗戀偶然邂逅的Stefan,越來越明顯,
直到Maggie的表白後,戀情進入白熱化,
一個很常見的
「妳愛我、我愛他、他愛妳」的故事大展開,不意外,
但最讓我意外的是,當Maggie表白遭拒後,
竟然一個轉身吻上Stefan,劉憶呆住了,我也傻住了,
那個吻,代表的是三個人的痛和悲哀,
沒有人願意成全,沒有人得到幸福。
劇中,嚴和一直很喜歡聽的豫劇,
是《王魁負桂英》的《告廟》唱段,
這首歌在劇中除了是嚴和最喜歡聽蕭伶唱的一首歌之外,
也暗諷在蕭伶的癡情和嚴和的不勇敢,
的確,在那個沒有通訊軟體的年代,天下之大,
不告而別,是沒有再被肉搜尋獲的一天的。
但說實話,我可以接受這個豫劇唱段代表的意義,
但我沒有很喜歡它一直出現又出現,
其實,
二部曲中,我覺得有很多場景是可以一句話就帶過了,
例如,
機艙的幻想、GAY BAR、SM過程,
或是脫下內褲、有碼A片等橋段,
但台南人劇團讓這些畫面都血淋淋的擺在每一個觀眾眼前,
對我而言,有震撼,但也有一點點的不舒服,
我支持多元成家,也喜歡身邊的GAY朋友們,
但不我喜歡把性愛吆喝虛華的畫面放在舞台劇裡,
因為那些呻吟後的迴盪,令人感到加倍空虛,
也或許,
劇團就是希望觀眾有此感受,
才會特別演出這樣的橋段也不一定。
有趣的是,
整個Q&A就是
「記得想遺忘的事情」VS「忘記該記得的記憶」,
不管是失憶的劉憶,還是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嚴和,
引領他們都是「聲音」,
劉憶是一段旋律,嚴和則是豫劇段子。
聲音的確有鎖住記憶的功能~
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感覺,
聽到某首歌就會回憶起某段回憶,
像我,
只要聽到劉德華的《相思成災》專輯,
就會想起國中的畢業旅行,
我聽著音樂,偷偷望著暗戀多年的那個男生背影;
只要聽到鄭中基的《戒情人》,
就會想起初戀男友深夜的那段清唱,
只要聽到周華健的《有故事的人》,
就會想起那一年天天請公假,
搭公車去縣政府特訓朗讀比賽的歷程.......
我不禁幻想,
如果有天我也失憶了,
究竟會記得哪一段旋律? 哪一首歌呢?
你呢?
接下來還有6個場次,喜歡的朋友千萬別錯過啦!!
2015年1月22日 (四) 19:30首部曲
2015年1月23日 (五) 19:30二部曲
2015年1月24日 (六) 14:30首部曲
2015年1月24日 (六) 19:30二部曲
2015年1月25日 (日) 14:30首部曲
2015年1月25日 (日) 19:30二部曲
演出票價:2500、2000、1600、1200、900、600元
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-寫手扶植計畫提供,並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。